从《火影忍者》低票房看日漫电影在国内的劣势
《火影忍者》剧场版终于在国内上映了,从火但是影忍影国根据艺恩的数据,自2月18日首映至2月24日晚上12点,票房《火影忍者:博人传》在全国各大院线累计票房仅7908.4万元。看日虽然其拥有着更多的漫电用户基数,但在国内的劣势票房甚至不如小小的日本市场(26亿日元)

《火影忍者:博人传》国内票房
诚然,日本动漫一直是从火好莱坞大片之外对中国影视文化影响最大的娱乐产品,甚至衍生出二次元这一独特的影忍影国群体。但就从近来的票房几部被引进国内的动画电影来看,但从票房来看远远不及后者。看日而这也导致了一个恶性循环,漫电因为票房低所以没人引进;因为没人引进所以关注的劣势人少了;因为关注的人少更加没人引进。
档期选择是从火重点 上线之前盗版横行
事实上,这次放映的影忍影国“博人传”在一定程度上与此前的“名侦探柯南:业火的向日葵”在国内上映的情况很像,两者同样都是票房经典日漫IP的动画电影。柯南国内上映时,“蚁人”和“夏洛特烦恼”两部大片持续霸榜,与之相比“火影”的上映时间则更为严峻,前有包括“美人鱼”在内的一众贺岁档大片稳坐排片榜,后有“卧虎藏龙”的续作“青冥宝剑”,加之梦工厂动画《功夫熊猫3》的搅局。另一方面,“博人传”上映首日(2月18日)正值全国中小学生开学第一天,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这部作品缺少了“熊孩子”们的加持。
除了以上这些问题之外,早在去年下半年,“博人传”就已经在日本地区上映,时隔数月再被引进国内,一方面网上已经盗版满天飞,一部分泛系列用户已经被盗版瓜分。而部分“真死忠”则有可能已经在日本上映初期已经被“洗”过一遍。加之此次在国内播映的版本采用的是日语原版配音,虽然相对来讲能抓住更多的“核心用户”,但是对于系列的“泛用户”来讲,特别是那种拖家带口的观众来讲,门槛就相对较高。
成也IP败也IP 日美打造动画电影的差异性
继续来说用户,我们可以将这类日漫IP作品与欧美的动画大片做一个对比。从题材来讲,日本当红的IP基本都是选择热血冒险类的题材,而欧美的动画则更崇尚与合家欢类的题材,2015年上映的“头脑特工队”“小黄人”“超能陆战队”等作品都是老少咸宜,而且在动画的剧情之余,还会附带一些小道理,也就使得整部影片带有了寓教于乐的属性。所以相对来说观影人群多为父母带上子女一同看片,一来二去就是3张电影票。
而对于日本的动漫电影来说,一方面多改编自已经成功动画,虽然其本身拥有较强的IP,但是受制于IP,其受众群也仅仅为该IP的用户,对于该IP不了解的用户又有多少愿意去看其电影版?继续以博人传为例,对于那些不是火影的粉丝,有多少知道“鸣佐”,又有多少知道“鸣雏”?而这正恰巧是很多火影拥趸的“痛点”。如果是一个从来没有接触过该系列的观众看这部片子,究竟能产生多少共鸣?
如果说日本动画电影是通过,动画、小说、漫画的积累,最终反馈到电影的票房上。那么欧美的动画电影则是通过打造一个原生的作品,来反哺其他产业。这也是日本和欧美动画电影最大的区别。

猫眼票房:《火影忍者:博人传》观众属性
这里还要说一句,根据央视此前的数据,国内核心向二次元用户大约有6000万,泛二次元用户将近2亿。但是,“二次元”事实上只是一个泛指,旗下拥有众多的细分,而且各个细分市场间的交集并不一定像想象中的那么频繁。
此外,在所谓“二次元”用户中,青少年占到很大的比重,但是这类用户付费能力相对较低。还是以这次的博人传为例,虽然“火影”的百度贴吧有着将近378万的用户,但是又有多少人愿意掏钱进电影院呢?我们也可以从其票房数据中窥得一二,根据猫眼票房的数据,观看该电影最大的受众群体是21~25岁的成年人,占到总数的44.94%,26~30岁的观众占比也将近1/4,而20岁以下的用户合计只占到票房总数的20%。虽然与其IP属性不无关系,但也折射出泛二次元用户的付费能力。
说的难听点,系列泛用户不愿意花钱看片,而那些核心用户们究竟能贡献多少票房呢(土豪包场不算,PS。就算是包场又能贡献多少票房?)就这一方面也值得商榷。
这里还要说一句,也并非所有日本动画电影都不如那些欧美大片,藤子·F·不二雄诞辰80周年的电影“哆啦 A 梦:伴我同行”就曾创造了一个奇迹,获得了 5.3 亿的高票房,超越日本本土票房,同时刷新了内地引进日本电影的票房纪录。而这部作品也同时具有多个元素:本身IP够强大;题材够老能唤醒用户情怀;题材老少咸宜适合全家观看;前期营销肯扔钱。
国内发行商不给力 前期宣传不到位
受制于国内电影市场的大环境,此次引进的“博人传”其实依旧采用的是进口买断的形式。顾名思义,就是国内的发行商将海外电影买断,所有的上映宣传的担子全部由国内的发行商自己挑,日本方面不参与到该片在国内的分成,基本上是与该片一刀两断。

从营销的层面来看,皮乐中国对于这部电影基本没花什么力气 事实上,博人传在国内的发行商为皮乐中国,由火影动画版的制作方Studio Pierrot(小丑社)和SIG(海纳亚洲创投基金)在上海所成立的一家以授权为主营业务的子公司。对于这样一家公司来说,之前并没有在国内发行电影的经验,这也导致了包括营销方面的一系列问题。
同样是在国内延迟上映的“蓝胖子”,在其上映前期,凭借完善的营销模式,不但与国内众多一线品牌进行联动,还积极地推,包括推出“哆啦A梦专题展”,全方位调动用户的积极性。而此次的“博人传”在这方面就可以说是拙荆见肘,甚至笔者一直到电影上映前夕才想起这部作品。
结语:
俗话说的好,内容不够,营销来凑。对于那些即将被引进国内的日漫电影来说,作品本身是一方面,但是营销也将占到极大的比重。再看本月26号的《圣斗士星矢》,一方面是其本身评分相对较低,再者同样经历BD盗版等一系列问题,加之缺乏营销,如果想要取得好成绩,目前来看还是非常困难的。

《火影忍者:博人传》国内票房
诚然,日本动漫一直是从火好莱坞大片之外对中国影视文化影响最大的娱乐产品,甚至衍生出二次元这一独特的影忍影国群体。但就从近来的票房几部被引进国内的动画电影来看,但从票房来看远远不及后者。看日而这也导致了一个恶性循环,漫电因为票房低所以没人引进;因为没人引进所以关注的劣势人少了;因为关注的人少更加没人引进。
档期选择是从火重点 上线之前盗版横行
事实上,这次放映的影忍影国“博人传”在一定程度上与此前的“名侦探柯南:业火的向日葵”在国内上映的情况很像,两者同样都是票房经典日漫IP的动画电影。柯南国内上映时,“蚁人”和“夏洛特烦恼”两部大片持续霸榜,与之相比“火影”的上映时间则更为严峻,前有包括“美人鱼”在内的一众贺岁档大片稳坐排片榜,后有“卧虎藏龙”的续作“青冥宝剑”,加之梦工厂动画《功夫熊猫3》的搅局。另一方面,“博人传”上映首日(2月18日)正值全国中小学生开学第一天,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这部作品缺少了“熊孩子”们的加持。
除了以上这些问题之外,早在去年下半年,“博人传”就已经在日本地区上映,时隔数月再被引进国内,一方面网上已经盗版满天飞,一部分泛系列用户已经被盗版瓜分。而部分“真死忠”则有可能已经在日本上映初期已经被“洗”过一遍。加之此次在国内播映的版本采用的是日语原版配音,虽然相对来讲能抓住更多的“核心用户”,但是对于系列的“泛用户”来讲,特别是那种拖家带口的观众来讲,门槛就相对较高。
成也IP败也IP 日美打造动画电影的差异性
继续来说用户,我们可以将这类日漫IP作品与欧美的动画大片做一个对比。从题材来讲,日本当红的IP基本都是选择热血冒险类的题材,而欧美的动画则更崇尚与合家欢类的题材,2015年上映的“头脑特工队”“小黄人”“超能陆战队”等作品都是老少咸宜,而且在动画的剧情之余,还会附带一些小道理,也就使得整部影片带有了寓教于乐的属性。所以相对来说观影人群多为父母带上子女一同看片,一来二去就是3张电影票。
而对于日本的动漫电影来说,一方面多改编自已经成功动画,虽然其本身拥有较强的IP,但是受制于IP,其受众群也仅仅为该IP的用户,对于该IP不了解的用户又有多少愿意去看其电影版?继续以博人传为例,对于那些不是火影的粉丝,有多少知道“鸣佐”,又有多少知道“鸣雏”?而这正恰巧是很多火影拥趸的“痛点”。如果是一个从来没有接触过该系列的观众看这部片子,究竟能产生多少共鸣?
如果说日本动画电影是通过,动画、小说、漫画的积累,最终反馈到电影的票房上。那么欧美的动画电影则是通过打造一个原生的作品,来反哺其他产业。这也是日本和欧美动画电影最大的区别。

这里还要说一句,根据央视此前的数据,国内核心向二次元用户大约有6000万,泛二次元用户将近2亿。但是,“二次元”事实上只是一个泛指,旗下拥有众多的细分,而且各个细分市场间的交集并不一定像想象中的那么频繁。
此外,在所谓“二次元”用户中,青少年占到很大的比重,但是这类用户付费能力相对较低。还是以这次的博人传为例,虽然“火影”的百度贴吧有着将近378万的用户,但是又有多少人愿意掏钱进电影院呢?我们也可以从其票房数据中窥得一二,根据猫眼票房的数据,观看该电影最大的受众群体是21~25岁的成年人,占到总数的44.94%,26~30岁的观众占比也将近1/4,而20岁以下的用户合计只占到票房总数的20%。虽然与其IP属性不无关系,但也折射出泛二次元用户的付费能力。
说的难听点,系列泛用户不愿意花钱看片,而那些核心用户们究竟能贡献多少票房呢(土豪包场不算,PS。就算是包场又能贡献多少票房?)就这一方面也值得商榷。
这里还要说一句,也并非所有日本动画电影都不如那些欧美大片,藤子·F·不二雄诞辰80周年的电影“哆啦 A 梦:伴我同行”就曾创造了一个奇迹,获得了 5.3 亿的高票房,超越日本本土票房,同时刷新了内地引进日本电影的票房纪录。而这部作品也同时具有多个元素:本身IP够强大;题材够老能唤醒用户情怀;题材老少咸宜适合全家观看;前期营销肯扔钱。
国内发行商不给力 前期宣传不到位
受制于国内电影市场的大环境,此次引进的“博人传”其实依旧采用的是进口买断的形式。顾名思义,就是国内的发行商将海外电影买断,所有的上映宣传的担子全部由国内的发行商自己挑,日本方面不参与到该片在国内的分成,基本上是与该片一刀两断。

同样是在国内延迟上映的“蓝胖子”,在其上映前期,凭借完善的营销模式,不但与国内众多一线品牌进行联动,还积极地推,包括推出“哆啦A梦专题展”,全方位调动用户的积极性。而此次的“博人传”在这方面就可以说是拙荆见肘,甚至笔者一直到电影上映前夕才想起这部作品。
结语:
俗话说的好,内容不够,营销来凑。对于那些即将被引进国内的日漫电影来说,作品本身是一方面,但是营销也将占到极大的比重。再看本月26号的《圣斗士星矢》,一方面是其本身评分相对较低,再者同样经历BD盗版等一系列问题,加之缺乏营销,如果想要取得好成绩,目前来看还是非常困难的。
(责任编辑:娱乐)
推荐文章
-
极速骑行3是一款非常经典的竞速游戏,最近官方公布了游戏新的预告视频,向玩家们展示了精致的画面内容,对于喜欢赛车游戏的玩家来说这款游戏也是非常值得期待的,下面预告视频一起来看看吧。开发商Mileston
...[详细]
-
易车讯1月10日,路特斯宣布,旗下纯电超跑轿车路特斯EMEYA将于1月18日正式上市。路特斯EMEYA在去年广州车展上亮相,搭载了双电机,CLTC续航里程600km,0-100km/h加速时间2.78
...[详细]
-
【家电资讯-家电新闻 - 行业新闻,作者:编辑】 前有华为芯片被制裁,后有OPPO宣布关停哲库业务,一场关于国产手机芯片业务的质疑和担忧正在蔓延。然而,
...[详细]
-
史上最大屏!iPhone 16 Pro机型为6.3/6.9英寸屏幕
【家电资讯-家电新闻 - 行业新闻,作者:编辑】 前已经有多方传闻称,iPhone 16 Pro系列的屏幕尺寸将会升级到 6.3 英寸和 6.9 英寸,
...[详细]
-
最近《全面战争:三国》曝光了曹操的海报,向玩家展示了曹操的技能以及相关属性,新作预计在2019年春季发售,如果喜欢全战系列游戏的话,大家可以期待一下。《全战》系列开发商Creative Assembl
...[详细]
-
刘若英战女子网易文娱12月24日报导 12月23日早,刘若英罕见晒战女子玩耍的照片,并配文幸运的写讲:“请继绝洒娇、耍好,只需您安康安稳!”照片中,刘若英戴着朱镜,围着豹纹花色的收巾,坐正在台阶上,忠
...[详细]
-
【家电资讯-家电新闻 - 国际传真,作者:编辑】 据华为企业业务官微,印度尼西亚国家电力公司与华为签署电力数字化战略合作协议。双方以多年在家庭宽带、电力
...[详细]
-
《机器人之梦》一部由奥斯卡提名的最佳动画片,就在今日正式的定档了上映时间,目前定档将会在6月8日的端午节正式上映,也在今日放出了动画的中文预告。机器人之梦中文预告荣获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提名的《机器人之
...[详细]
-
暗黑血统3是系列最新游戏,最近国区即将上架,steam也及时公布了游戏页面及价格,标准版198元售价相对最近上线的大作来说还是非常有优势的,下面介绍及视频大家可以看看。IGN发布了《暗黑血统3》的独家
...[详细]
-
“科教研讨表白,肾真分阳真、阳真、阳阳单真……89%的男人补肾越补越真。”“权势巨子专家表露,超越140多种徐病与齐
...[详细]
热点阅读

《四海兄弟:最终版》即将在8月份登陆Game Pass
奇跑迪士僧2023亲子踩秋跑停止时候+报名体例
安徽五一好食主题旅游线路保举
3D动作游戏《DISORDER》上线Steam预计第四季度正式发售
